my favorite  

 

前些日子讀到駱以軍的文字 (節錄):

 

我一直被原諒著
國四時開始學抽菸
那個年紀稀哩糊塗
菸屁股就塞卡其褲口袋
洗衣晾衣的我母親從不曾揭露我
要到我很大才體會這種
實在太愛這混帳 左想右想 算了 說了只會
讓驕傲的他 折翼 羽毛塌掉
就交給時間 
讓他自己省悟吧

 

很多 很多人在不同時期的原諒
於我 變成了一片不同層次翻湧的麥浪
那樣金黃柔和的撫面
"不要羞怒 我已經原諒你啦"
我或才能長成後來這個
無須被切割摘除的 這個更多錐體更繁複的我

"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
"原諒"也是這樣的東西
"原諒"是公路電影 地表上的風景愈展開愈美
你體會著 那個原本險險死境的雷擊 暴雨 最絕望的暗夜
對方是在怎樣溫柔婉轉的無人詠春拳拆打完一趟
決定
"算了 原諒你啦"

原諒是那麼性感的一件事

 

很感動,但也有些感傷

因為隱隱覺得   我與 "原諒" 這回事

似乎還存在著許多說不清的矛盾糾結

一面試圖搜尋記憶、梳理感受、分辨因果

同時想起兩年多前寫的這篇  也談到 "原諒" 的文字

重讀一次,算是這回 "複習功課" 的起點吧...

 

2012.01.01

 

朋友借我《自由》這本小說

(Jonathan Franzen  Freedom

 

讀著讀著不禁感嘆:
很有勇氣的作者啊!
如此厚重的磚頭書
裡面住一堆完全不討喜的主角們
可是話說回來
他們每個人多麼努力成為自己心目中的
好人

無論這想法本身多矛盾,過程多可笑,結果多悲慘...
那股努力的傻勁,還是令人感佩 !

我想起前陣子看的影片
黑水燈船》(The Blackwater Lightship)

誰沒受過傷?
誰沒犯過錯?
大家都盡力了--

到頭來,我們也只能這樣要求(自己或別人)而已

 

自由指什麼?

整本書中,如果我沒記錯
好像完全沒提到
自由二字

難道一夥人 (像小說裡描寫的那樣)  亂七八糟地過活就是自由嗎?

我想,小說裡的人,就像大多數的我們

以為掙脫或遠離充滿羞辱與創痛的過去
(人,事物,地方,生活方式)
就可以獲得自由;
但作者想傳達的也許是
只有和解 -- 原諒自己和別人 -- 才能帶來自由
因為真正的桎梏來自心靈

這觀點我是能認同的
(儘管結局的安排也未免太水到渠成
 搞得整個故事結構有點頭重腳輕)

和解談何容易

受創傷的小孩要跟父母和解
受折磨的信徒要跟上帝和解
不得志的天才要跟命運和解

也許最難的是
要跟對自己失望 讓自己失望 自己和解

這不是嘴巴說說就成了
也不是理性考量能產生的結果
否則不會有那麼多文學和電影的題材

究竟是難以抹滅的記憶 使我們無法原諒
還是不願原諒的潛意識 使我們無法忘懷
 

 

但我倒是有個沒什麼根據的信念:
我一廂情願地覺得和解會是歲月的禮物 --
也許,體驗,觀察與反省累積到一個程度
接受,放下,釋然 將會是認真走過人生的報酬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e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