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y  

 

二月底盼著三月,是期待甜蜜;三月底盼著四月,是期待清朗;四月底盼著五月,期待一個新的開始

五月的第一天是個下雨天,儘管只有微濕的地面,還是感謝它散發的涼意

五月快過完,但我不盼六月了  --  前方的日子如早晨八點的街巷,陽光刺眼,連想像中的雨,都滾燙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IxMzc2MTEy.html

 

五月是記憶與情感翻騰的季節

想到一些親愛的人時,最易浮現的感受總是感謝和歉疚。我想沒人期望我感謝,但因感謝是如此能帶來溫暖與滿足的禮物,大家終究會樂於接受吧!   歉疚則不然,至親故舊搖頭擺手避之唯恐不及...  太沉重。明知沒人要,歉疚仍源源自心中湧出,即使在懊悔與自責都消散之後...  

或許,歉疚無關乎對方的期待或寬諒,而只是自己對於所愛的一種心情:

How I Wish I could have done more, could have been better... 

接受自己的歉疚,也許意謂著接受人生中無可避免的遺憾...

 

看到委屈,也就看到善良;看到恐懼,也就望見勇敢;看到疲憊,韌性就墊在底下 

浪頭打過,發現自己還坐在原處,儘管狼狽,但是還在,這樣就好

 

...............................................

 

意識與潛意識的協商 

 

那日她說讀他像小說中的人物,而且是不太精采的小說,我心中竟未湧起羞愧難堪 (也許是早已習慣用更嚴厲的話鞭笞冥頑不靈的自己),反而泛出對那人的隱隱歉意: 真對不起... 把你畫壞 -- 彷彿過去這段日子,在措手不及的詫愕與失落中,慌忙依憑破碎的記憶與想像,笨拙地試圖描摹一幅自以為貼近真實的肖像;而在捨不得停筆的反覆修改下,終究 畫壞… 於是答應自己,到此為止,不再添足

 

醒來的第一個念頭如果不是他,就覺得應該給自己的潛意識記個嘉獎

 

潛意識喜歡做關於他的夢。關於他,但沒有他 --

某個夢的最後一個畫面,是個大房間。我在一個不知為什麼、但夢中知道屬於他的角落                                      -- a corner with green elements       等他

另一個夢裡,她若無其事地說:哦,他有東西要給你...  我驚詫地接過那一大疊寫著密密麻麻文字的手稿 (不是驚詫他有東西要給我,而是驚詫對我如此重大的事,她竟能跟我閒聊半天之後才提起) -- 急著翻找較 personal 的物件 -- 一支筆(他平常用的嗎?) -- 一方淡紫色信封 (終於終於他有話要對我說了嗎?) -- 抽出其中的卡片,上面只說兩支筆芯,一支給右邊那支,另一支給左邊 (哪個右邊? 哪個左邊? ) -- 努力尋覓其他更 personal 的字句 -- 卻慢慢意識到,是夢吧,而且快醒了 -- 來不及看、也來不及明白任何內容了

掙扎也是徒勞     time to let go

 

幻想幾年後在朋友小孩的婚禮上遇見

你很社會化地寒暄:妳都沒變 --

而我,很不社會化地反問:那麼 -- 你還是跟以前 -- 一樣嗎?

 

如果把所有彼此傾軋的情緒打包成一個動作 ( 或不動作) -- 例如從此不上陽明山」-- 會不會乾脆點?

 

逐漸明白,或者願意試著明白:沉默固然是無情,沉默,或許也是仁慈

 

希望,未來的日子,可以夠強壯,可以乾乾淨淨地想起你

 

......................................

 

記一個特別的日子: 

那天早晨,意外與收藏P書信的紙盒面對面;多年來,只有放新的信進去,從未取出重讀 -- 做夫妻時覺得不必,後來,大概是不敢。

從第一張稱呼我「x小孩」,又署名「xxx同學」的泛黃信紙開始,到婚變後收到的最後一張母親卡 -- 「希望你能像護衛自己的小孩一樣地護衛自己...」;在淚眼模糊中讀完二十年歲月。然後撥電話,訴說心裡的感謝:謝謝他一開始對於愛情與生命的信念,謝謝他最終的擔當和善意,謝謝他的付出,也謝謝他原諒我對他的辜負和傷害。

一句人情世故的提醒,彷彿我還是從前那個迷糊的妻子,而他還是那個把我的好友都當成自己人、把我的事都當成自己的事在照顧的良人。

掛下電話,覺得跟這個人之間,自此大概就沒有遺憾了。

午後搭計程車到車廠,藉口收拾東西,支開溫厚老實的技師,跟陪伴我六年、如今等待報廢的老爺車好好道別,願他 rest in peace。謝謝他見證我從滿臉驚惶握著方向盤發抖的棄婦,轉變成不繫安全帶輕鬆飆車的悍女。You will always be "the standard" to me!

折騰一天後,鑽進台南高鐵站,再爬出台北捷運站,踏入濛濛細雨中。去秋以來,每次返鄉都拾回些許少女時代的台北記憶,蕭瑟的清朗的灰澀的柔和的...  尤其是這毛毛雨,Boston和台南都未曾重逢的毛毛雨。我懷著淡淡的欣悅走著,任裸露的臂膀品嘗雨絲 -- 如棉花糖一觸即溶,但全無黏膩,只有輕婉迷離的溼涼。

竟有兩個年輕女孩在雨夜裡等待,走上前來向我傳教,真摯地佈達來自靈性的祝福 -- 彷彿是回應我不久前在高鐵上陷溺的厭世情緒。我也誠懇地回應著,深深感激上天如此眷顧。

這麼個深情的日子,最後居然以一個星座笑話終結...    聊以「良人與良心」誌

 

 ...................................

 

三、四點醒來時,精神狀態從三、四月的亢奮抖擻,掉落到倦怠的泥淖
輾轉反側到五、六點,再躺下去,煩躁就要悶燒成恐慌了   
只好掙扎著從被褥與床墊的夾層滾出來

茫然坐在桌前給電腦看

七、八點,梳洗換裝
向巷口最遠的有機商店訂一杯精力湯,然後緩緩向目標游去,穿過早市,像女巫一樣沿途吸取"生氣" -- 樸質而精明的人們、新鮮蔬果,還有鮮血淋漓的魚肉... 返家路上一面吸吮那翠綠得詭異的汁液,一面想著...
... 市場真是個散心的好地方!

 

身體停留在一種彆扭的狀態  不怪它  

太多的昏睡
太多的咖啡
太多倒流的眼淚
太多不消化的夢

 

右手肘的疼痛好像愈來愈厲害了    不想處理 -- 想感覺,以及記錄身體崩壞的過程

 

...................................................

 

輾轉走過社會階層、嘗遍悲歡冷暖的小說家,摹寫紅塵之無常滄桑

獨坐家中不問俗務的詩人,卻洞視人性、人生、人間之煎炙與荒涼

悲劇的面具何其多 --

當它們彼此相望時,是否認出飄忽在交會的眼神之間、亙古不變的癡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e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